3月31日至4月1日,阿坝州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应强一行深入汶川县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微网实格”基层治理、重点人员管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及社会面稳控等重点工作专项督查。督查组一行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台账、座谈交流、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5个镇、部分村(社区),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网格管理员意见建议,现场反馈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
实地督导强根基,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督查组先后深入映秀、漩口、水磨、威州和灞州5个镇级综治中心,重点查看场所建设、人员配备、制度机制及实战化运行情况,现场指导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督查组一行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微网实格”基层治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流程,并随机调取网格管理员工作日志,现场检验网格服务管理实效。督查组指出,要坚持“实战化、规范化、智能化”导向,推动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度融合,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部分镇综治中心功能室设置不规范、网格管理员业务培训不足等问题,督查组要求:一要强化资源整合,将综治中心打造成集矛盾调解、公共服务、应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二要加强网格管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聚焦重点补短板,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在重点人员管理方面,督查组随机抽查映秀镇、灞州镇社区矫正对象档案,核查动态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并与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强调要严格落实“一人一策”管控方案,强化心理疏导和帮扶救助,防止脱管漏管。详细了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求建立“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的管理台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帮教体系。
针对矛盾纠纷化解,督查组通过查阅县矛调中心案件流转记录、回访当事人等方式,重点检查“枫桥经验”在汶川的实践成效。在灞州镇,督查组现场翻阅“羌调•尔姆孜巴”品牌调解工作资料(“羌调•尔姆孜巴”是羌族部落首领召集族人商议事项、解决矛盾机制),对灞州镇延用此制度,依托羌族对母舅、“释比”的高度信赖,邀请“羌人”加入调解团队、开展调解培训、完善上墙工作制度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要深化“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多元化解”。
倾听民意解难题,凝聚平安建设“向心力”。督查组每到一处,都组织综治专干、网格管理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围绕“平安建设短板”“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针对网格管理员队伍反映的信息系统操作繁琐、系统反映不流畅等问题,督查组现场交办项目组,并要求:要加快优化系统步伐,立足基层网格队伍、广大群众方便、快捷反映问题的实际,确保快速处置。
督查组强调,平安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小事、小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立行立改抓落实,拧紧责任链条“螺丝钉”。督查结束后,赓即组织召开专题反馈会,向县委政法委通报督查情况,逐项列出问题清单,并提出整改要求:一要强化政治担当,压实属地责任,加快县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步伐,个别镇要加快提档升级,确保实战化、实体化运行;二要注重总结提升,打造具有汶川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为平安阿坝建设提供“汶川经验”。
汶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卢永波表示,将以此次督查为契机,全面梳理问题短板,限时对账销号,同时深化“党建引领、网格赋能”治理模式,推动平安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下一步,汶川县将以此次督导为契机,构建“全周期管理、全要素联动、全时空覆盖”的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阿坝贡献汶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