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司法行政 >
“羌调”五线谱 奏响羌寨和谐音
www.abapeace.gov.cn 】 【 2024-03-11 16:42:59 】 【 来源:汶川县司法局

  灞州镇幅员面积278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27个村民小组,系古羌人冉駹部族的繁衍生息地,辖区内羌族占98%以上,拥有3个国家级羌族传统村落,羌语、羌式民居以及博大精深的释比文化保存完整,素有“西部羌人谷,释比发源地”、中国释比之乡等美誉。近年来,汶川县司法局灞州司法所立足灞州镇深厚的羌族历史文化底蕴,创新打造“羌调”调解品牌,成立羌族特色调解工作室,以最原始、最古朴、最神秘的羌文化为基调,从“防”“润”“体”“实”“联”五个维度奏响灞州和谐发展最强音。


截图_选择区域_20240311165428.jpg

  

  羌调·深耕基层,重在“防”。充分整合镇、村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多方力量,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解决在小”目标,做到“排查全覆盖、纠纷全介入”。围绕灞州镇阿尔旅游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土地征赔,房屋、青苗受损,次生灾害等系列问题,镇羌调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前摸排、认真梳理、耐心解答、多方协调,合理合法化解了系列矛盾纠纷,让涉及的群众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有效预防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羌调·畅通智慧,重在“润”。坚持“润”字为重,春风化雨定纷止争。传承羌族“尔姆孜巴”调解古羌俗,邀请羌人中最为敬仰、德高望重的“释比”“母舅”等羌族老人参与调解,充分利用羌族“转转酒”“议话坪”“评议堂”等自治平台,调解邻里纠纷。40名“羌调”调解员到村开展普法活动10次,调解矛盾纠纷50余次。成立“羌调”宣讲团,采用坝坝会、板凳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羌、汉双语宣讲法律知识,羌族文化、身边的先进事迹等30余场次。编排《移风易俗三句半》《主题教育顺口溜》宣传文艺作品,以“羌音”浸润民心。


image.png

  

  羌调·多元联合,重在“体”。依托无忧法治苑,搭建“司法所+派出所十镇综治中心+N”一站式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体系,成立调解调委会10个,驻所调解室1个,选任调解员30人,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方参与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常态化深入各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了解社情民意,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化解,助力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和谐灞州。同时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工程,培养法律明白人27人,学法用法示范45户。并充分发挥他们在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基层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羌调·下沉调解,重在“实”。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定期将调解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真正做到“纠纷在哪里,调解就在哪里”。针对镇上一起久调不解的家庭赡养纠纷,羌调人员将调解搬到农户家中,熟悉案情,甄别案件、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和诉求、以人为本,周到服务,耐心调解,切实抓住双方当事人的焦点、确定化解矛盾的“切入点”、把握法理与情理的融合点、找准解决问题的平衡点,巧妙运用“七步调解法”,对三个子女耐心细致地进行“情、法、理”说服教育,成功地化解了该起纠纷,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充分保障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拉进与群众的距离。

  

  羌调·拓展调解,重在“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创新信息化调解平台,对于本地区多发性、常发性矛盾进行分析、研判,提前预防,防范于未然。下载安装掌上调解APP,调解员能及时快速地调解的案件进行录入归档,“羌调”品牌创建以来,灞州司法所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组织排查矛盾纠纷7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70余件。

编辑:赖政宇
中共阿坝州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