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治动态 >
“微网实格”筑防线 汶川灞州山洪避险零伤亡
www.abapeace.gov.cn 】 【 2025-07-30 09:04:19 】 【 来源:汶川县委政法委

  汶川县灞州镇在“微网实格”体系建设与运行中,始终将激活防汛减灾“隐患排查+喊醒叫应+应急处置”末梢功能作为工作重点。近日,阿尔村巴夺组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依托“微网实格”基层治理体系快速响应、果断处置,无人员伤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7月25日16时25分,灞州镇接连收到强降水回波影响、雷电黄色预警及暴雨三级蓝色预警信息,镇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主动作为,随即部署各村网格员(地灾监测员、山洪监测员)强化监测工作并做好应急防控准备;23时05分,阿尔村结合预警信息及实时降水情况,再次提示该村第三网格网格管理员(地灾监测员)余志刚、陈冬英加强监测,要求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


image.png


  7月26日凌晨2时25分至30分,网格管理员(地灾监测员)陈冬英、余志刚发现河道水位骤涨,水质浑浊并伴有浓重土腥味,呈现典型山洪泥石流征兆;同时,熟悉地灾点位的群众余成高听到河道内巨石碰撞声响。三人先后向阿尔村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强报告,王学强立即上报该村驻村领导(网格长、灞州镇党委副书记马越)。凌晨2时30分至45分,阿尔村双网格长(灞州镇党委副书记马越、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强)、第三网格管理员朱向林、网格管理员(地灾监测员)余志刚、陈冬英及地灾隐患点知情群众朱光跃,综合研判河道险情后,决定按照“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立即转移山洪危险区人员。随即组织7名网格力量,通过入户敲门、微信群通知、喇叭播报、电话联络、对讲机呼叫等方式传递预警信息,督促第三网格内地灾隐患威胁区域的17户42名群众、20名游客及46名在建工地施工人员紧急转移避险,确保全员撤离无遗漏。凌晨2时50分,第三网格员朱向林成功劝阻7名度假游客返回车内抢救车辆、6户村民返家取财物,避免了次生伤亡事故,并全力安抚转移群众情绪。凌晨3时04分,阿尔村第三网格地灾隐患点巴夺沟和小沟发生泥石流,朱向林第一时间向双网格长报告。在巡查防止群众擅自返回现场过程中,他在齐腰深的泥水中协助转移86岁老人余某某,并从1楼被壅塞体堵门的建筑中救出70岁老人马某某。


  根据灾害发展态势,王学强迅速部署阿尔村全体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返岗参与应急抢险;马越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后,通知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返岗,与值班人员协同开展抢险工作,并同步提醒下游村加强安全监测。


  7月26日凌晨4时,当地在云端阿尔民宿、阿尔安置小区及安全民房内紧急设置4处安置点,妥善安置17户42名群众、20名游客和46名在建工地施工人员,及时发放饮用水、面包、方便面、行军床等应急物资,并安排专人值守,严防群众擅自返回危险区域,同时保障安置点必要物资供应。


  经初步统计,此次强降雨造成阿尔村巴夺组17户42人受灾,房屋垮塌4栋、其余房屋被淤积体淹没,车辆损毁17辆(完全损毁12辆、严重受损5辆),道路受损600余米,堡坎受损1.3万余方,自来水厂主管网受损600余米,村人畜饮水管道受损4200余米,桥梁受损4座,预估直接经济损失超2000余万元。


  此次灾害中,阿尔村因坚决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依托“微网实格”基层治理体系实现避险转移人员“零伤亡”,充分彰显了基层治理体系在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

编辑:赖政宇
中共阿坝州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