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
理县:乘脱贫春风 贫困山村换新颜
www.abapeace.gov.cn 】 【 2020-05-06 16:54:24 】 【 来源:阿坝新闻网

4月24日,伴着浓浓春意,记者一行驱车走进阿坝州理县桃坪镇曾头村,错落有致的羌族民居和漫山翠绿的青红脆李树让人仿佛置身于油画中。寻着欢笑声,记者来到田地里,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见证着曾经贫瘠的村庄焕发出的蓬勃生机和涅槃重生之后带来的希望。

位于理县桃坪镇曾头村的古羌寨

曾头村位于桃坪镇东北部,平均海拔2300米,全村由五个自然寨组成,构筑在大山深处一片开阔的斜坡上。2014年,曾头村被评为贫困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89人,在“五个一”帮扶力量倾力帮扶和贫困户努力拼搏下,于2017年实现全村脱贫摘帽。

   造血,让脱贫产业兴起来   

群众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而发展优势产业是脱贫的基础。“过去,村里的农业以种植玉米和土豆为主,但是这类农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导致村民的收入普遍偏低”,驻村第一书记吴俊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曾头村开始实施产业调整,从原来的低经济效益农业向以种植青红脆李为主,养殖中蜂、牦牛、黄牛、山羊、土鸡为辅的产业结构转变。

“去年,我家地里的果树一共收获了青红脆李3万5千多斤,卖了5万元左右”,曾经的建档立卡贫户陈荣强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水果种植户。除了陈荣强,在“五个一”力量的帮扶下,曾头村几乎每家都种上了青红脆李树。据统计,目前全村共种植青红脆李2.5万余棵,年平均产量600多吨,产值高达300万元左右。仅靠水果产业,曾头村人均年收入就已接近5000元左右,另外村民通过务工、挖药、特色养殖等途径,人均年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

   建设,让生活环境好起来   

长期以来,地势险峻、交通不畅成为了制约曾头村发展的最大瓶颈。通村道路的建设,不仅关乎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是能否如期脱贫的先决条件。

要想富先修路,自脱贫攻坚以来,理县交通局先后投入1500万元资金,对通村的12.94公里道路进行了修缮、硬化,切切实实地为曾头村打通了致富“快车道”。

“以前镇上到村里的路全是土路,普通轿车很难开进村里,村民的出行方式基本靠步行,自从通村道路建好后,不仅汽车可以轻松开进村,而且单程的时间只需要二十几分钟”,曾头村党支部书记周敬伟常年往返于桃坪镇与曾头村之间,新修的通村路让他感到两地间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

为彻底解决村民吃水、用水的问题,2009年开始,由理县农牧水务局牵头,对曾头村进行了水网改造,使村里每家每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有效保证了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需求。

与此同时,曾头村在保证古村落风貌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开展了排污治理,铺设排污管道1200多米,彻底解决了污水横流、浸漏问题;开展明亮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开展农网改造,解决了经常停电的问题;开展网络村村通工程,为村民打开了了解山外的世界的窗口,更为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创造了条件。崭新的村医务室、便民服务中心、阅览室、文化院坝、活动中心······无一不体现着这个千年古羌寨正在向现代化新农村蜕变。

   旅游,让发展之路宽起来   

为充分发挥曾头村独特的羌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优势,在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曾头村正在对全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通过引进文旅、农旅项目来促进百姓就近就业,同时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达到增收的目的。

黄英正在院子里招待游客

在吴俊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村里的一家民宿小店。干净整洁农家院落、充满羌族元素的小楼、设施齐全的客房······民宿店经营者黄英说,以前她和丈夫都在外地务工,如今看到家乡变美了变好了,2017年夫妻两人便决定回乡创业经营民宿。2019年黄英一家仅靠经营民宿就收入了10多万元,下一步她打算继续扩大民宿面积,为村里带来更多的游客。

“我们村一方面在打造和保护传统村落,修建村级博物馆,提升硬实力,另一方面在引进实施‘云端增头’文旅+农旅项目,目前项目投资方已和户农户签订了流转合同,流转土地100余亩,租金一共收入40多万元”,吴俊告诉记者,现在项目投资方正积极组织项目实施,该旅游项目的实施必将带动全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百姓增收创造新的路径。


编辑:王亮

阿坝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0837)2827302 |

蜀ICP备18019171-1 阿坝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马尔康镇达尔玛街3号 邮编:624000

蜀ICP备18019171号-1 阿坝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